寫在前面:
隨著工程機械市場的日趨成熟,“花拳繡腿”式的營銷模式再也敲不開市場的大門,一種“想客戶之所想,急客戶之所急”的營銷服務理念應運而生,今天,翻開趙保亭的服務日記,讓我們更加懂得了服務路上的“馬拉松”戰(zhàn)斗精神。
2009年1月:徐州
這一天,我加入了徐工服務的團隊,需要適應經常出差的日子,需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客戶,需要時刻維護徐工形象。因為,我在路上,我就是徐工的“移動名片”,我時刻都是徐工的形象大 使。
2012年5月:山東
將近半年都是在山東和天津等地“游走”,看著客戶滿意的笑容,覺得自己的價值也得到了體現(xiàn),最開心的還屬一臺臺徐工產品奔馳而過的時候,心中的那份驕傲。剛回到徐州休假,接到山東客戶的緊急報修,一臺QAY200在威海某工地施工完畢,準備撤離工地的時候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變速箱無法掛擋,車輛無法移動,影響工地的后期施工,接到報修指令的時候,300多公里的路程,我沒有歇一下,恨不得立即就能修好,讓客戶開走吊車。四個多小時的維修終于完工了,那時好有成就感,好開心。
2012年9月:湖北
告別了北方的“征戰(zhàn)”,揮師南下,兩廣、海南、貴陽、湖南、湖北成了我的服務驛站,這些地方多為山區(qū),且區(qū)域面積大,公司很多大客戶都在此地,我不能有任何的懈怠,一定要做好服務支持。一天,湖北用戶的一臺QAY180在桂林某個山上的風力工地施工,在進行場地轉移施工的時候,某關鍵部位出現(xiàn)報警,車停在陡坡上,現(xiàn)場情況十分危險。記得當時我是坐船從海南出發(fā),行駛了830公里山路后,凌晨5點到達的現(xiàn)場,配合技術人員,很快就解決了問題,在用戶的感謝聲中,我又開始了趕往下一站。
2012年11月:湖南
今天接到客戶申請,用戶在一大型工地施工,該工程工期緊,任務重,施工方要求所有工地車輛簽訂誤工賠償,每天近百萬的索賠,為保證該用戶的車輛在施工時正常運行,我開始了“常駐”生涯,每天早上比工地早一個小時開工,提前到達工地現(xiàn)場,檢查施工車輛,每天晚一小時回到住處,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,及時有效的售后服務支持,保證車輛正常運轉,使得車輛提前兩天順利完工,用戶的滿意就是我最大的追求。
編后語:有客戶說“徐工的服務人員個個都是拼命三郎?!闭沁@種拼命三郎的精神成就了徐工的世界級夢想,服務就好比是一場馬拉松,營銷相對是短期的賽跑,而服務才是長期的堅持與付出,企業(yè)不僅要打造產品差異,更要給客戶創(chuàng)造高價值的服務,徐工做到了。
友情提醒 |
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,僅供您參考。未經許可,請勿轉載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”。 |
特別注意 |
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(yè)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在本網論壇上發(fā)表言論者,文責自負,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,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。本網所提供的信息,如需使用,請與原作者聯(lián)系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15日內進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