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9日至6月2日
拍攝800噸全地面起重機施工
5月初,徐工集團宣傳負責人劉剛及時向攝制組通報:5月30日,具有國際水平的徐工800噸全地面起重機在河南鶴壁有一次超高難度的施工作業(yè)。張導聞悉,雖正遠在西藏拍攝檔期很緊,仍當即決定趕到河南要拍好這次施工。
5月29日,張導帶領攝制組一行6人從北京、西藏、江蘇多個地區(qū),日夜兼程趕到河南北部煤城鶴壁的工業(yè)園區(qū)寶馬化工廠。
最讓企業(yè)感動的,是攝制組老師們的謙和與大度。5月30日,由于徐工的800噸起重機途中堵車,要遲兩天才能到達鶴壁,這一下子打亂了攝制組的計劃。張導反復權衡,為了保證計劃的推進,打了一個空檔,利用這兩天,從鶴壁趕到濟南,完成了山東一家企業(yè)的拍攝任務,又連夜趕回,在第三天800噸即將到達前就位。這一過程中的辛苦且不說,張導見到徐工人的第一句話就一連串的“沒耽誤事吧”,為此,我們很是敬佩和慚愧。
連續(xù)5天的不間斷跟蹤拍攝,從與6位老師的接觸中,有很多感觸,也學習到了一種精神——那就是敬業(yè)!
為了多拍些素材,攝制組從早上5點鐘天剛剛亮開工,一直工作到凌晨兩點還在忙著給素材歸檔。施工場地因為在工業(yè)園區(qū),周圍沒有餐館,攝制組的老師們與施工工人們一同在化工廠食堂吃工作餐,而我們的工作餐也非四菜一湯,頓頓是當?shù)氐囊煌胨孛妗?/P>
徐工重型市場部苗壯仍然記得: 5月31日下午,天公不作美,刮起了5級大風伴隨著大雨,我們的800噸起重機正把高23米、重190噸的廢舊甲醇合成塔移走,這在業(yè)內是一次非常高難度的作業(yè)。張導為了抓住這次高難度施工機會,帶著攝像聶老師、王老師、達老師在雨水中堅持捕捉鏡頭,為了保護攝像機,帶的雨傘都給攝像機撐著,自己淋在雨水里.
最讓我們敬佩的是攝制組老師們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為了拍攝800噸全過程吊裝,聶老師在房頂上一呆就是一整天。6月的天氣,熱得不行,直頭暴曬不說,還得不停地盯著機子,不要過熱了,不要電不足了;張導也時刻盯在現(xiàn)場,好多人熱得躲到空調屋里、車子里避暑,他和幾位攝影師一直盯著現(xiàn)場的一舉一動,或是拍攝一組工人的微鏡頭,或是抓拍工人操作的動作,再或者拍攝一組800噸吊臂組裝的過程,總之一刻也閑不住。到了晚上,我們都累得不行,吃了飯早早就睡了,張導他們還要把當天拍攝的素材理一遍,編上號,存好檔,“這么多的鏡頭畫面,不及時分類歸檔,后期編輯起來就會非常麻煩”,負責素材管理的孟老師說,他們每天都要整理到凌晨2點多鐘。
忙碌的5天拍攝結束,我們和攝制組在當天下午就告別了,因為時間緊,沒有慶功宴、沒有告別式,又各自投入到下一個目的地工作了。
品牌知名度的魅力靠的就是這個團隊人員的魅力——職業(yè)、敬業(yè)!這也正是我們每一個人值得學習的,“職業(yè)、敬業(yè)”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!我們也常拿此自我勉勵自己,做就要做最好。
友情提醒 |
本信息真實性未經(jīng)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(wǎng)證實,僅供您參考。未經(jīng)許可,請勿轉載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(wǎng)”。 |
特別注意 |
本網(wǎng)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(yè)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在本網(wǎng)論壇上發(fā)表言論者,文責自負,本網(wǎng)有權在網(wǎng)站內轉載或引用,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(wǎng)觀點。本網(wǎng)所提供的信息,如需使用,請與原作者聯(lián)系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在15日內進行。 |